【第一期诺奖学堂】解读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图】

Time:15-10-08 14:39:52

    2015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5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学者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和加拿大学者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以表彰他们通过中微子振荡发现中微子有质量这一研究。该发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历史,结构和未来的认识。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微子?他们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中国相关领域研究的情况如何? “诺奖学堂”将带领大家走进科学殿堂,聆听大师的解读,感受知识的魅力。第一期“诺奖学堂”由李政道图书馆、物理与天文系联合举办,为大家深度解读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讲座资讯
    报告主题:中微子振荡的发现为何能获得2015年诺贝尔物理奖?
    报告人:季向东教授、刘江来特别研究员
    报告时间: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8:00-19:30
    报告地点:物理楼111会议室

讲座摘要
中微子是宇宙里的一种非常神秘的粒子,它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例如它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特别微弱,可以自由穿过地球。中微子振荡是一种类型的中微子能在传播过程中转化为另一种中微子的宏观量子现象。中微子的奇特性质和宇宙的演化和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关系。对中微子的研究是近几十年来物理研究的重大前沿方向之一,然而其实验研究却是相当困难。季向东教授将介绍中微子在基本粒子世界里面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在我们认识微观世界本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刘江来特别研究员将介绍今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日本超级神冈(Super-Kamiokande)实验和加拿大太阳中微子观测(SNO)实验的研究,并将介绍中国的大亚湾及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成果和最新进展。

报告人简介
    季向东,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鸿文讲席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PandaX实验负责人,研究方向为粒子与核物理,特别是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和中微子实验。
    刘江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特别研究员,2015年度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PandaX实验第二负责人,大亚湾/江门中微子实验刻度系统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和中微子实验。
 
    “诺奖学堂”是李政道图书馆精心设计的 “圕·学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备注:“圕(读音为tuan)”为“图书馆”的简写,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曾任馆长,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创造,被图书馆界广泛认知和流传。)“圕·学堂”系列活动以弘扬科学与艺术为核心,助推“学在交大”的目标,由“诺奖学堂”、“科普学堂”、“创意学堂”、 “艺术学堂”、“䇹政学堂”等部分组成,提供集名师雅士、专题展览、互动空间、新媒体传播、整合资源及专业平台于一体的全方位助学、助教、助研服务,带您走进科学与艺术的殿堂,让您尽享学习、学术与求知的乐趣!
    欢迎您继续关注并积极参与“圕·学堂”的后续活动!
My JSP 'buttomdiv.jsp' starting page

Copyright © 2012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沪交ICP备20170197[Copyright] [Disclaimer] [map]